真情帮扶结硕果 提速发展展英姿——贵州省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阶段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4-09-18 本文来源:宣传科 作者: 系统

□ 周文波  /

核心提示

在毕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关怀和高度重视下,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积极“牵线搭桥”,2013515日,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贵州省人民医院与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签定共建协议,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成为贵州省人民医院分院,搭建起了贵州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帮扶平台。

在一年的帮扶工作中,贵州省人民医院充分发挥自己在医疗、科研、教育及管理上的优势,把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自己的技术指导医院,根据合作协议,两院积极履行帮扶规划,围绕创建“三甲”医院这个中心,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制度完善、科教创新等系统管理工作,开创了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乃至全毕节市医疗卫生工作历史上多个第一,为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驶上了提速发展的“快车道”,既展现了贵州省人民医院的“风采”,又促进了两院的战略合作关系。

A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积极“牵线搭桥”,两院签订对口帮扶合作协议,贵州省人民医院抽派医疗技术和行政管理专家长驻——


爱心启航  帮扶注入新模式

——2013515日,贵州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约挂牌仪式在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楼八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致欢迎辞。贵州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光奇,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孙兆林出席仪式并讲话。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文智作表态发言。毕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冉霞主持会议。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莉,贵州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刘志远,贵州省卫生厅医管处处长安仕海等领导和专家,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海琰,毕节市政协副主席肖远福,毕节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骆丽红,毕节市卫生局局长安宁,副局长王屏,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党委书记常琦,副院长刘仁才、吴艳霞及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院干部职工参加签约挂牌仪式。

——201381日,贵州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对接会在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政楼九楼会议室举行,由贵州省人民医院选派院党委副书记邬卫东率领对口支援开展为期3年技术支援的第一批6名医疗和行政管理专家正式进驻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加强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学科建设、医疗质量、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水平、新技术开展、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帮扶。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孙兆林,毕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冉霞分别讲话。毕节市卫生局局长安宁,副局长王屏,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文智,党委书记常琦,贵州省人民医院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毕节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骆丽红主持会议。贵州省人民医院班子成员及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班子成员和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帮扶工作由此拉开了大幕。

通过与毕节市卫生局、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关领导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的座谈,大家取得共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刻不容缓,医护人才匮乏、医疗水平低下是制约医院院发展的软肋,只有不断创新选材用人思路,完善引人才、用人才、留人才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B 深入临床医技的一线科学调查研究,摸清帮扶“家底”,“输血”“造血”并举,分院建设提速发展——

把脉”“问诊  真情帮扶结硕果

只有激活人才资源,才能激活整个医院。帮扶专家和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一道,把开展人才培养作为龙头来抓,按照解放思想、培训能力、促进提高、开拓视野、夯实基础、开拓创新、不断深化的工作思路,致力提高全院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实现“人才兴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着“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家医院,培训一批人才,服务一方群众”的原则,帮扶专家采取访谈、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参加交班和暗访等方式,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全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和部分行政后勤部门,访谈了所有科室主任、护士长,随机访谈了200余名医院员工和300余名就诊患者及家属,还访谈了毕节市卫生局、相关行政部门和其他医疗机构的部分同志。重点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结构、诊疗技术、服务能力、病源病种构成、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还对医院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医疗制度,尤其是医院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落实情况、人员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工作服务流程、服务理念、服务意识、员工和病人反响、临床和病人需求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

通过参加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业务管理,帮助总结管理经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理清了医院的发展思路,找准医院发展“症结”,为切实做好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确医院定位,确定发展目标。毕节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区域内人口近1200万,邻近的四川宜宾、泸州,云南昭通、宣威医疗资源均相对薄弱,尤其与云南的昭通、宣威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此区域内建立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高水平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十分必要,尤其是随着毕节试验区作为区域交通枢纽中心的规划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把目前毕节市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技术力量最强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成为区域医疗中心,面向川、滇、黔三省交界的1200万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和保健服务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专家组与医院管理层经过充分论证和评估,明确提出了把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成为“区域内领先、省内一流、西南先进的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区域医疗中心”作为医院的目标定位。

——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专家组利用医院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职工大会等机会,大力宣讲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介绍贵州省人民医院管理成功经验;举办医院管理专题讲座5次,医院管理培训班1期,组织医院103名中层干部到贵州省人民医院跟班学习1-2周。通过培训和专家组的言传身教,逐步转变了分院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服务理念。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医院管理。指导和帮助分院制定、修订和完善了部分医院管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强化了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和核心制度的落实。强调临床医技科室工作纪律,严格作息时间,纠正过去不按时交班、查房和出门诊的不良习惯,兑现向社会和患者的服务承诺。建立了全院统一规范的出院病例讨论制度,落实多学科会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疑难危重病人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制度等,强化职能部门对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管,提高管理效能,规范医院管理。帮助建立了医院重点学科评选办法、建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了医院新技术评审和奖励办法,指导开展了2013年度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点学科评审及院级新技术评审工作,指导制定了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帮助建立了护士长定期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建立了带组医师遴选制度和管理办法,首次开展了带组医师遴选工作,重视带组医师岗位职责落实,把医疗质量管理关口前移。制定了专家门诊管理制度和工作纪律、工作流程,制定了专家门诊出诊专家遴选制度和标准,首次开展了出诊专家遴选工作,从医院112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中遴选出78名专家。

——改进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建议建立严格的院长办公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医院党政联席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医院建设和发展以及日常管理中的重大事项,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建议建立定期中层干部例会制度,及时传达上级部门重要文件精神和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院长办公会议精神,及时通报医院重大事项和做好医院重要工作安排,及时通报医院经营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等相关信息,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的目的。帮助建立了医疗、护理、行政、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能部门走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带领医务、护理等部门经常深入科室参加科室早交班、早查房、夜查房、科室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出院病例讨论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开展专题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部门协调问题,促进各部门、科室团结协作,更好地为临床一线、为患者服务。

——加强纪律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帮扶专家到院之初,医院规定早上8点上班,各科室却要留出15分钟时间在病区吃完早餐到815才开始交班,8点半才能出专科门诊,9点专家门诊才能到位,下午也要2点半才开门诊,病人就诊十分不便;行政后勤上班同样姗姗来迟,不少员工不能确保8点以前到岗,部分员工上班时间着装打扮过于暴露、违反执业规范佩戴首饰、涂画指甲油等。专家组及时提出整改要求,重申工作纪律,分院成立由纪委书记牵头的督导小组,经常深入各科室监督检查,确保了全院工作纪律和着装要求,转变了工作作风,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按照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2011年版)》及《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要求重新制定了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量化考核标准,把医疗护理质量、输血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医院感染管理、医德医风建设、医疗纠纷管理等纳入医院季度质量与安全管理,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全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大检查,强化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实现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建立临床科室学科带头人、带组医师遴选考核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强化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设立了“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设立了“医院质量与安全检查流动红旗”,每季度开展全面质量大检查,按照内、外、医技三大系统分别考核评比,获得系统第一名的科室将获得季度质量安全检查流动红旗,享有在科室悬挂“流动红旗”三个月的殊荣,并给予相应奖励。通过一年的帮扶,进一步规范了分院医疗、护理质量的管理,培养了一支能够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要求独立开展医院质量安全考核评价的专家队伍。

——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发展必须走以质量和安全为基础的内涵发展之路。帮助分院建立了院内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和评审考核体系及约束机制,主持开展了2013年度(首次)省级、市级及院级重点学科推荐及评审工作,通过积极推荐申报,充分准备,皮肤科获得贵州省第二批重点学科建设扶持项目;呼吸内科、新生儿科、神经外科、心内科、普通外科等5个学科获得毕节市首批重点学科;妇科、神经内科等2个学科获得院级重点学科;新生儿科、普通外科、呼吸内科等3个院级重点学科通过复核评审,初步形成省、市、院三级重点学科梯队。并按照《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点学科管理办法》分别予以表彰和政策、资金等支持,大力扶持重点和优势学科发展。

建立了院内新技术新项目评审奖励办法,第一次开展了院内新技术评审,共有76项新技术申报,通过组织院内专家组评审,共有29项技术分获一、二、三等奖。

通过重点学科和新技术评审管理机制,引导广大员工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意识,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把广大员工的思想集中在工作上,把智慧凝聚在工作上,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把时间花费在病人上,促进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指导开展适宜新技术,提高诊疗服务水平。通过专家组带教、手术示范、院本部专家短期集中指导,逐步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脑室镜诊查技术、经胆道镜十二指肠胰胆管造影术及胰胆管取石术、牙种植技术、超声下经皮肺穿刺技术、超声下前胸壁穿刺诊断技术、经支气管镜灌洗术、冠心病与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术后围术期护理、湿性伤口愈合技术、脊柱损伤的早期功能锻炼等技术。分院直线加速器安装调试投入使用后,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派出专家指导毕节分院肿瘤科建立一整套肿瘤放射治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免费接收分院医师和物理师进修学习,并派出医师和物理治疗师23人次,52个工作日亲临现场指导分院肿瘤科医务人员开展了10个病种15位患者的肿瘤放射治疗,使分院医务人员逐步掌握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为了帮助分院建立心血管外科,贵州省人民医院免费接收分院由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心外科进修组,力争用一年的进修培训,帮助分院建立起心外科。免费接收2名耳鼻喉科医师进修学习,帮助该科积极开展常见专科技术,并派出专家到分院指导该科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开展学科新技术。除常驻分院专家组外,院本部还先后派出62名管理和临床专家到分院工作264个工作日,指导分院各项工作。通过以上帮扶,提高了分院的诊疗服务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为分院干部职工主讲管理、临床、护理等知识讲座9次;主办贵州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巡讲、贵州省医院感染管理培训、毕节市临床科研论文设计博士讲座、毕节市护理管理学习班、毕节市医院管理学习班、毕节市心内科——呼吸博士讲座等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8项,参会代表达1300余人次;院本部专家巡讲义诊团来院巡讲义诊1次,举办学术讲座4讲,开展手术示范3例;邀请66位省内相关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受训人次达到6500余人次;帮扶专家组还到赫章、威宁县人民医院开展专题学术讲座7讲,受训人次400余人;到毕节市中医院做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医院感染及湿性伤口治疗讲座3次,讲座4次,听课人次达到800余人次。帮扶工作还走出分院大门,放眼毕节全市卫生系统,为转变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思想观念和服务意识做了积极的工作。

——合理调整布局,方便患者就医。按照医院建设和就医流程合理布局,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积极给分院领导建议、献策,并与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沟通,科学分配分院肿瘤放射治疗和外科综合大楼楼层,使危重、抢救病人能尽快进入ICU,使手术量大的科室能尽可能靠近手术室,方便病人就医和转运,确保病人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科学合理调整门诊抽血室、清创换药室、产科诊断室、门诊护士更衣室、妇产科门诊库房等布局,改进妇科、产科门诊和各专科诊室布置,在门诊诊室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整合门急诊业务用房,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就医需求,方便病人就医。优化透析室、手术室、ICU、检验科、新生儿科等科室工作流程,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在完成外科大楼搬迁使用后,还邀请贵州省人民医院手术室、ICU、护理部5名专家两次到现场指导,帮助分院规范手术室、ICU管理。

——优化服务流程,改进医院服务。毕节分院过去专科门诊要在8:30左右、专家门诊要在9:00左右才能正常开诊,下午要14:30才能开诊,不仅不能达到“以病人为中心”的目的,还影响医院门诊市场和专家品牌的建设以及医院病人的诊治和收治,不利于医院发展,是解决医院收治病种的“瓶颈”环节。为此,专家组以改造门诊流程为突破口,极力倡导下调整医院门诊作息时间,取消中午休息时间,实行365天无假日门诊。调整部分门急诊布局,合理开设医院专家和专科门诊,在原来仅有4个离退休专家出诊专家门诊和开设8个在职专科门诊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医院专家和医生资源,新增专家78名,开设了22个专业的专家门诊和26个专业的专科门诊,逐步培育起医院专家门诊市场,打造医院专家队伍,塑造医院学科品牌。与此同时,科学协调门诊与急诊关系,简化门急诊挂号、就诊、缴费、检查流程,方便病人就医。

——强化信息意识,推进信息化建设。帮扶专家十分重视循证医学与大数据应用,从2013101日起强推门诊医师工作站,实现了医院门诊医师工作站全覆盖,结束了门诊手工处方的历史,确保各项门诊信息进入医院数据管理系统;通过专家组的亲自使用,提出40多条对门诊医师工作站的修改、优化意见,修改优化门诊工作站管理系统,提高运行效率;带领医务科、信息科和各临床科室建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系统,逐步实行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目前已有22各科室制定路径72个,20141-7月入径病人达124例;调整医院统计源数据采集方式和采集点,把以前由科室、统计室、财务科分别采集统计数据信息的模式改变为统一由统计室采集,实现医院统计数据一元化管理,确保数据准确,为医院决策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积极支持配合分院与毕节市中国银行联合建设开通了“银医一卡通”,实现了患者自助挂号、缴费和网上预约挂号,减少了病人排队等候,方便了病人就医,提高了门诊工作效率。

——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在专家组的建议下,建立了独立的科教科,加强教学管理。修订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了符合本科教学医院的一系列管理考核体系,加强对各教研室的监管,提高集体备课、三级听课、教学试讲等教学核心制度的落实,改进实习医师宿舍和食堂,提高教学质量,为迎接教育部对毕节市卫校升格医专奠定教学医院基础。并积极与遵义医学院、贵阳医学院联系探索建立非直属附属医院。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分院开展了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落实“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一系列“多彩贵州文明行”文化建设活动。举办了中层干部省医学习班学习心得分享会,开展了学习《向世界上最好的医院学管理》、《致加西亚的信》、《知道做到》、《细节决定成败》等读书活动和读书心得报告会,协助分院推出了优秀员工、先进科室、优秀护士长、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评先选优活动,培育和树立医院先进科室、先进人物形象,倡导了向身边先进人物学习等系列文化建设活动,逐步营造起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树立医院新形象。

——加大培训力度,夯实人才基础。推荐7人成为贵州省省级医学分会委员,牵头在医院举办8期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协调转诊救治多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员,协助处理多起医疗纠纷,减少对医院的负面影响。专家组到赫章、威宁义诊2次,义诊人次400余人。

C 在对口帮扶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年的帮扶措施中,贵州省人民医院将采取加强医院管理、选准学科建设突破口、柔性派驻等方式进行持续帮扶——

爱心延续   合作共赢谱华章


——20131014日,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冉霞委托,市卫生局党组在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政楼九楼会议室召开贵州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推进会。毕节市卫生局局长安宁主持会议。毕节市卫生局副局长王屏,机关党组书记黄国荣,副局长蒋志,毕节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主任丁远华及贵州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名医疗和行政管理帮扶专家和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文智,院党委书记常琦,副院长刘仁才及院长助理和党办、院办、护理部、人事科、老年病科、普通外科、宣传科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2014820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第二会议室,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莉主持召开贵州省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会,贵州省人民医院班子成员,毕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冉霞,毕节市卫生局副局长王屏,毕节市第一人医院院长陈文智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冉霞代表毕节市委张吉勇书记,毕节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昌旭,对贵州省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情倾毕节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自201381日进驻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以来,6名医疗技术和行政管理专家,对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医疗质量、学科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对接会

                                 深入调研  

                                   教学查房

                                     一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