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产儿!
胎龄26周 体重980克

发布时间:2022-05-17

超早产儿!

胎龄26  体重980

他是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自开科以来成功救治的胎龄最小的超早产儿,只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26周便早早地来到了这个世界,出生时体重仅980

患儿治疗期间

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悉心守护下,住院74天的超早产儿宝宝可以自主吮奶40ml、室温下生命体征平稳、体重达到2.4公斤,顺利“毕业”,终于可以与家人团聚了!

213,患儿母亲因身体原因早产。由于产妇情况紧急,产科立即与新生儿科沟通,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携带了新生儿专用转运暖箱、组合复苏器到产房待命。胎儿娩出后,立即置于辐射抢救台,给予塑料薄膜包裹、呼气末正压(PEEP)后被转入暖箱,在产科、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护送下转入新生儿科,真正实现了从产房到新生儿科无缝衔接,为患儿的预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用专用转运暖箱带患儿做心脏彩超

患儿胎龄只有26周,属于超早产儿,体重也只有980,入院时病情危急:呼吸困难、呻吟。经新生儿科医生做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因患儿胎龄小,为减少反复穿刺对皮肤的损害,入院后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精诚合作,先由医师立即行脐静脉置管,7天后由护士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时建立维持生命的营养通道,为宫外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这位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最小的超早产儿,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和考验。为了挽救这个幼小且脆弱的新生命,新生儿科主任许萍第一时间成立科室救治小组,就患儿的病情进行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和应急救治预案;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由护理组长组成“一对一”特护团队,对患儿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团队的智慧和精湛的技术为患儿的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精心呵护

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下,患儿先后顺利闯过了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黄疸关等多重难关: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近2个月的呼吸支持:20天的有创呼吸支持、1个多月的无创呼吸,顺利撤机后,又过渡为空氧混合鼻导管吸氧。为了患儿尽快脱氧、增强抵抗力和为出院做准备,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患儿家属被新生儿科邀请进入病区,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袋鼠式护理”,学习观察病情、日常护理能力,为患儿出院后家庭护理提供保障。

家属参与“袋鼠式护理”

428,患儿各项指标达到出院标准,终于可以出院了,家属非常高兴和感激,为新生儿科送来锦旗表达发自内心的感谢。管床医生赵先将出院后住院事项详细记录于“出院小结”中,逐条向家属讲解,并教会家长在出现呛奶、呼吸暂停时的急救知识。出院第二天,赵先随即通过电话对患儿进行了随访。之后,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定期对患儿出院后的情况进行随访,了解到患儿饮食、精神、睡眠情况较好,生命体征平稳。

赵先电话随访

510,笔者在新生儿科见到,赵先正在电话随访已出院的患儿目前生长发育情况。得知宝宝已从出院时的2.4公斤长到2.8公斤,许萍与赵先很高兴,再次叮嘱家长按照医嘱带着宝宝到医院高危新生儿专科门诊进行随访,作进一步体检。

据新生儿科主任许萍介绍,该患儿是新生儿科开科以来救治的胎龄最小的早产儿,她表示医护人员的职责不仅仅是挽救患儿的生命,还要随时关注患儿今后的生长、视听、体格和神经发育等情况,通过出院后的随访,对患儿出现的情况进行指导和及时的干预,以保证患儿的生存质量。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近期提出并发布建议:出生胎龄24周的超早产儿应该积极予以抢救,该例26周超早产儿的救治成功,体现了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对超早产儿的综合救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救治更多、更小的超早产儿积累了可行的经验。

 ·刘家琨/  新生儿科/供图·

[审稿:陈 煦  核稿:周文波  责编:杜魏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