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庭时代的“家风”

发布时间:2014-04-04 本文来源:宣传科 作者: 系统

设备科 伍裕

最近,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起热议。镜头里的回答,有至理名言,有稚趣好笑,也有淳朴善良、发人深省……   

其实,在国学教育缺失的年代,人们对家风的理解有些局限性、片面性,甚至不解。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是诗礼传家,那么,家风到底是什么?在新华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家风——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在央视采访报道的众多的回答中,虽看到中国老百姓的至真至善,但说实话,有的回答在敢苟同。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统家教应该回归,国学教育应该普及。计划生育带来的小家庭时代,《家风是什么》的出现恰逢时,有着普及性,特具正能量!  

家风究竟是什么?古而有之。传统礼仪虽繁文缛节,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积淀的社会基本规范。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家风或许不尽相同,但它的核心价值观却肯定是不变的。在受访者的回答中,有曰孝顺的,有曰节俭的,有曰诚信的,有曰爱国……受访者的身份也包含社会各层各面,有学者院士、有明星大腕、有成功商人、有创业青年、有耄耄老人、有学龄孩童、也有农民工人……每个回答,都能串起对父辈、祖辈的追忆,也能触动人们对自己家庭的思考。  

我认为,家风的目的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而落脚点就是一个家庭对孩子传承的道德、文化及生活方式的教育。在此,我想起了《三字经》,在家教问题上,《三字经》与其说是儿童的启蒙读物,还不如说是一部有丰富蕴涵的父母家教指南。在如今这个网络开放的时代,我们常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毁三观。正如此,我们有时也会把孩子教育失败的原因推到许多社会因素上。其实,正三观,是父母之责,是孩提教育的重点。试想一个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人,若道德败坏,他所带来的破坏及影响是与他的能力才干成正比的。否则,德才兼备为何德在前?德艺双馨为何德在前?所以,一个家庭在对孩子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中,要传递正面的、积极的信号,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好的家庭风尚,建设一个和谐的家庭,推动整个文明社会的健康发展。 

 归纳之,家风无外乎孝、俭、诚、勤、爱,家风其实就是一种道德的约束,一种文明的外在体现。在历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不难看到各种孝、俭、诚、勤、爱的感人事迹。汶川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全民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爱;最近的《梦想星搭档》也更好地诠释了爱心的随处可见及随处可行,这就是家风与社会风气的相互渗透。  但是在这个小家庭时代,家风的形成和传承就显得更加的不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风气中夹杂着一些不良的因素,而小家庭内部的教育力度,要想与这些不良元素抵抗甚至占据上风,就需要这个家庭的祖辈、父辈付出更多。一方面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启蒙教育、青春期教育中做更多积极的事。  

女儿问我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我语塞了,但我也坦诚地说让爸爸总结一下。事后,我想了很多,需要孩子们怎样做呢?其实孩子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需要的只是一个榜样,这榜样,就是作为一个父母自己的言行。我不用去要求她们,只需要用行动去感染她们、带动他们。人生的路上,她们会有跌跌撞撞,甚至会吃亏、会有沮丧,但是她们也会在历练中成熟起来,起码她们会知道,这样做是有道德的,是对得起良心的。而我要用言语对他们表达的,不是要做什么,而是不能做什么,于是,我家的家风有了文字版:一、绝不做混混;二、永不沾毒品;三、誓不做庸才!  

但愿我这样的话语,孩子们现在就能懂,虽然语俗,却是至理;虽有苛求,却是一个父亲希望留给儿女一生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