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从容入老年

发布时间:2015-05-06 本文来源:宣传科 作者: 系统

■■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谁都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面对老年,人们的心态却各不相同:有的人淡定从容,旷达地静享晚年;有的怨天尤人,在强烈的失落感里打发光阴……不同的心态固然与客观环境的差异有关,更与“何以处老”的思想认识关系极大。遇到那些牢骚满腹的老年人,人们常劝其“看淡点”、“想开些”。那么,如何才能“看得淡”、“想得开”呢?

首先,不顾老。据《艺林散记》载:谢刚主买书成癖,自谓倘知明天就要死,今天的书还是要买的。这个书癖不顾即死而依然各行其是的态度,是值得老年人学习的。老年人倘能不顾老,少些思前想后的顾虑,爱干什么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心境自然就淡定从容了。

其次,不嫌老。老作家郑逸梅自述道:予齿日益堕落,自称“无耻(齿)之徒”;予任教职,却多外骛,自称“不务正业”;又鳏居无偶,可谓“独夫”;每晨以腐乳佐粥,可谓一“腐儒”。郑先生在老得口中无齿的艰难中,还能如此洒脱地跟自己开玩笑,其不嫌老的心胸可谓难得。难怪这位寿星活到98岁才辞世,临死前一天仍笔耕不辍,当天上午还谈笑风生地接待来访者。老年人若具有这种不嫌老的心态,那些因老而生的苦恼自然就少了。

再次,不轻老。即对老年的价值要有清醒的认识,要自尊自信。在笔者老家,流传着一首《有详歌》:“有详有详真有详,黄糕粑离不得漏子糖。麦子老了晒得酱,甘蔗老了熬得糖,茄子老了一包籽,丝瓜老了一包瓤,南瓜老了黄灿灿,冬瓜老了起霜霜”。“有详”意为有意思、有意义。民谣表明:许多过时的东西其实都非废物,老麦子、老甘蔗可以晒酱熬糖,茄子籽来年可播种,丝瓜瓤过去在乡下是很好的抹布,老南瓜特别甜,霜冬瓜可作药用。同理,老年虽然不能与青壮年同日而语,但只要你不自暴自弃,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干些事,同样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老年人不轻老,心态自然就趋于平衡了。

[责编:刘家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