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时光
■ ■ 肖桂枫 时光,总是安安静静地走过。今天微风略有小雨,路面湿漉漉,20度,天气好得无法形容。偷得浮生半日闲,游走纱帽山,吹吹风,看看小花草,日子简单而快乐。 不是汛期,没了水流震耳欲聋的声音,反倒觉得倒天河“响水轰雷”景点别有一番精致与温婉,流水淙淙,声音清脆悦耳,和着岸边鸟鸣,情韵深切。河边一个同框的镜头,记录下了所有的期许与幸福,愿将这样的美好延续。一直静待某个显现的如“牧童短笛,幽池鸟鸣”的时刻,不曾想在这个不在计划之内的行程里寻着了。 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曾徘徊在灯红酒绿的深夜无处安放青春;曾困厄于钢筋水泥的建筑中极目四望看不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曾奔忙穿梭于熙来攘往的人群举目四顾找不到一点点温暖;曾在一次又一次说走就走的旅途上茫然无措;曾驻足于光怪陆离的城市光影中无处安放灵魂……一直在寻找一个地方,希望因寻找而来的路上,有惊喜,有默契。 拾级而上,看杜鹃花开,花朵健康艳丽,洁净精微,显得遗世而独立。记起小时候大把大把放嘴里的酸味,现在不会这样去吃花,只是远远地欣赏。看来花未变,变的却是自己,草木有本心,而人心,却难如花心一般地简单纯粹,无论是看花,还是看事、看人、看世界。 在毕节居住多年,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爬纱帽山了。但一直从未注意过一些细小的东西,山体的形状、房子的石墙、低矮的灌木丛等。而今天行走这条僻静的山径,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能体味脚下的石阶,山间的松林。也第一次看到一对小松鼠从树洞里出来觅食,相机快门记录下了它们在路上行走跑跳的过程,直到它们一前一后地从视线里消失,心底的欢喜与惊奇久久留驻,不肯散去。“它们在做什么?”“出来找松子。”在这样简单的对话里感受着两只松鼠相互陪伴的温暖。动物尚能从最简单的解决温饱的生存需要里一点一滴积累感情,而人类,常常被迫习惯一个人与寂寞相随,在一场场的失败与过错里,一次次的脆弱或不恭。真是这样的,路上,和不同的人走,看到的风景与内心的收获都会不同。 山上游人不多,一路多的是上山锻炼的人。或打羽毛球,或跳舞,或独自开着手机音乐怡然自得的做着各种自创的健身动作,像我们这样只爬山不锻炼的很少。尽管这样,也觉心旷神怡。今天,实现了心里一直最向往的游走,一颗无处安放的灵魂被妥帖的贮存。走在身边的你,让我想起汗水、想起困厄、想起歌、想起收获、想起一直最向往的懂得而安静的一生。 山顶迷雾缭绕,对面山头的松树林与凉亭被浓雾覆盖。凉风习习,花色满眼春,细雨已然了无踪迹,满山的青松翠绿在微风中轻摇有声。明媚的阳光与润物的细雨一样,都是值得微笑的理由。看你找各个角度拍照,敬业而认真,这种感觉美妙又美好。没有大喜大悲,没有生之无聊、活着之悲苦,有的只是高雅的趣味与平和的风度,以及一种积极的、温暖的情味。成长,是件因人而异的事情,温暖的阳光犹在,愿用一颗赤诚的心享受这片刻的欢愉与成长。 牵着手走在下山的路上,闲适而惬意。想起今年春天刚开始,读安妮的书《眠空》,几次试图看完,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包括《春宴》。以为我真的要辜负这个春天了,其实是结论下得太早。 一路走来的日子,相信我们都没有在原地踏步,但却一直在努力同步。心若在,梦就在。那些愿意默默做些小事以济人的人,是我欣赏也心生敬慕的。你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都要去努力。“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我仍然愿意把你说过的话记在心里,也许是一种纪念,纪念那些曾经的,欢乐与幸福,慢慢体会真情可贵。 就像赵薇的电影《致青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想,安妮的书一样,今天的游走也是一样,所有的花事芬芳,都将融入流年。 而浮生,亦是这流年。 那么,记住这时光吧,今天。 [核稿:周文波 责编:郑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