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踏浪•久违的书香

发布时间:2016-12-04 本文来源:宣传科 作者: 系统

 周建宏

新闻战线老黄牛,认定目标苦追求。

卫生宣传肩重任,医疗报道创一流。

版式设计受称赞,图文并茂有看头。

辛勤耕耘结硕果,评先选优登榜首。

勤耕苦作血汗流,换来硕果满枝头。

艺苑探索无止境,力争更上一层楼。

[核稿:周文波 责编:郑珺红]

生活踏浪·久违的书香

■ 雷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读书了。

前段时间经历了些人生的波折和生活的伤害,不想出门,封闭在小屋里,无聊之际,便捧上一本书安静读起来。当书给予自己心灵慰藉时,蓦然觉得真不该和书本渐行渐远。

原是极喜欢读书的。

第一次与书接触,是刚上学时。那年,姐姐去村小学帮我报了名,说第二天便可去学校领取新书。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我很早就赶到学校,和一群学生围在校园里,眼巴巴等着发新书。下午,校长宣布:“今天书还没到,明天再来吧!”我们失望散去。

第二天,我又很早来到学校,默默守在校园里,深怕挪开半步就会错过领取新书的机会。守到下午饥肠辘辘时,校长又宣布:“新书今天才到乡里的中心小学,大家明天来吧!”大家又怏怏散去。

第三天。我还是很早就赶到学校,快到中午时,校长通知,新书已经到了学校坡下面,书太沉,拖书的马车上不来,要找几个大个子学生去帮忙搬些书,减轻马车的负担。大家一听都兴奋不已,争先恐后向山坡下跑去,我和几名小个子跑得慢,等我们赶到时,一马车书已“一抢而空”,让拉车的马轻松了不少。提书的学生们回到学校时,虽然一个个大汗淋淋,却满脸自豪,让我们羡慕不已。

老师把书整理好后,终于可以发新书了。老师通知学生到各自教室里,便按报名顺序点名发新书。老师每点一个人的名字都让人提心吊胆,深怕叫到自己没听准,错过领书的机会。

终于领到了渴盼已久的新书:一年级语文和数学课本。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触摸书本,说不出有多惊喜,回家路上就迫不及待拿出来翻看。一打开新书,一股股淡淡的书香味就扑鼻而来,舒服极了,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情至今难忘。

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找些黄色牛皮纸把书壳包好,然后如饥似渴翻看起来。当时虽还不识字,却被书里的插图深深吸引,看着蚂蚁般的文字,特别渴望自己能全部读下来。

可惜那时虽喜欢却不懂得如何保护书。每天上学时,总把做午餐的洋芋与书放在一起背,往往把书弄破弄脏。开学没多久,尽管是用牛皮纸包得厚厚的书壳子,还是被洋芋搓烂了,每篇书的两个角也翻卷着,再也无法捋平,书里散发的墨香味也变成了浓浓的洋芋味。

就这样,我所能接触的书就只是每个学期开学时都要经历几番周折才能领取的课本。到了三年级,所发课本增加了一本《思想品德》,一直到六年级。

第一次接触课外书,是五年级那年。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我的老师”的作文。回到家里,老师的身影和那张严肃的脸浮现在脑海,有几分可怕和几分厌倦,那样清晰,可又顾虑不好如实写,思来想去始终无从下笔。那一刻,好想看看别人是怎样写自己老师的,突然间,特别想要一本作文书!可是,三年级时因为买一本《新华字典》,妈妈就卖掉了家里那只漂亮的大公鸡。明知家境窘迫,却又按捺不住自己的强烈愿望,终于还是向妈妈开了口。妈妈却爽快地答应了,她一字不识,但只要我买与学习有关的东西,她从来不会犹豫。第二天是星期六,也是赶集天,那时周六要上半天学。妈妈等我放学后,便带着我提起家里凑下的鸡蛋,到离家六公里远的地方去赶集。记不清当时有多少个鸡蛋,也记不得价钱卖多少,只记得总共卖了三块八角钱。妈妈带着我来到一个书摊前,摊板上摆着些磁带和几沓书籍。妈妈说:“我也不懂,用得着什么样的就自己选吧!”

我翻来选去,有《青少年文摘》《小学生课外阅读》《小学生作文》等,每本我都爱不释手,可我知道妈妈衣兜里只有三块八角钱,不能全部买书,因为家里还缺油少盐的。最后,我拿了本《小学生作文》,售价一块二角钱。买下书的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那是我拥有的第一本课外书。

那本《小学生作文》,我一字一句读了很多遍,也是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写作文,自己的作文偶尔还被老师拿在班上当范文读给同学听,那种美滋滋的感受,刻骨铭心。

上初中时,我渐渐意识到书的重要性,相信“书能改变命运”的箴言,于是开始努力读书。每天放学回家,我捧着课本拼命读,想依靠读书离开那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也想改变家里的困窘境况。后来,我考上了梦寐以求也是当年很多人向往的师范学校,三年后,端上了当时所谓的“铁饭碗”。我终于如愿以偿离开了那片贫瘠的土地,家里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用节省下来的钱买喜欢的书籍,认真阅读那些早就渴望的书,收获书里的营养,充实干瘪的生活。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我渐渐疏远了书籍,把余下的时间花在无所事事上,偶尔买回的几本书也只翻翻前面几页就搁置不管了。再后来,自认为电脑和手机都可以看书。事实上,有空拿出手机或打开电脑也是上QQ,刷微信,再加上工作的繁忙与生活的压力,总觉得自己没时间看书。

人总要处在艰难困境中才懂得挣扎向前和思考进取。

好几年了,总是来往匆匆,忙忙碌碌。其实,真有那么忙吗?何时起,自己竟盲目随波逐流,忘了初衷,视书而不待见?何时起,自己也被这个物欲横流的环境冲昏了头,浑浑噩噩蹉跎了太多青春?

捧起久违的书本,深深呼吸着淡淡的墨香,再次感受文字和思想带来的濡染和沉浸。这种感觉,真好!

[核稿:周文波 责编:郑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