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归处
■ 周文波 平安夜前夕,打开微信,朋友圈内不少朋友都在“晒”着圣诞礼物“平安果”。相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而言,在字眼上要含蓄隽永得多,而对西方如“平安夜”、 “愚人节”、“感恩节”的传统节日在叫法上普遍比较直接浅显。由于喜欢含蓄隽永的说法,因此,对西方传统的节日,我心里压根儿一直就没有想过有这么个节日,不过突然想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这个节日有了一些联想。 前年平安夜当晚,我加班回家离开办公室时,已是凌晨4点过钟。从单位一路步行,在冷冷的夜色中,沿途除了来回穿梭的出租车外,难见一个行人。寒风迎面吹来,当行至城区清毕路粮食局门口的公交车站台时,有身影突然映入我的眼帘:一个头裹着风巾、身背背兜的老人,将一背兜蔬菜平稳地放在站台候客的长凳上。不用过多的猜测,老人肯定是为了生计才起这么早赶到菜场,可才凌晨4点,她难道是要乘公交车?我正纳闷时,老人开口了:“大哥,这么晚才回家啊?” “是的,老人。”我回应到。 “你能不能帮我把着背兜,我把那束花捡来?” “行。” 老人捡回花后喃喃自语到:“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浪费,这么好的花拿丢掉,真可惜,捡回去还可以给我外孙女玩。” “谢谢你,大哥。”老人说完后,欲弯下身子握住竹编织的背兜带,准备赶路。 “老人,是要去二中的菜市场吧?我也要经过二中,我帮你背到菜市场。” “会把你的衣服弄脏的,还是我自己来吧,离菜市场不远了。”老人执意不要我的帮助。 见我乐意坚持,老人答应了。 对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如此的体力活不在话下。在与老人边走边聊时得知,三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儿子媳妇虽然都在单位上班,但儿媳生性泼辣,嫌我邋遢,有时还把我赶出家门……尽管老人没有说完想说的话,但我已初步猜测到了她的生活情况。 到菜市场了,我放下背兜,向老人道别后,在清冷的路灯下继续走向家的方向。 通常情况下,我是不会花时间去看手机微信内容的,除偶尔看看固定几个好友。之所以也是偶尔看看,因他们所分享的微信内容,在品德、学习、工作,亦或是励志、修养等方面,我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人生的启迪。可看着朋友圈内不少朋友争相“晒”着圣诞礼物“平安果”,却让我突然回想起一年前的这位老人,以及对话中老人留给我深深的思考。 平安夜是西方传统的节日,有圣诞夜之意,而圣诞老人是这一天最受欢迎的人物,据说他会悄悄给孩子们送上各种礼物,那一天还会唱圣诞歌等。在耶稣诞生的那个晚上,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天上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耶稣降生的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到人间,是要拯救世人,做全人类的救主,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于是就有了平安夜。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喜欢这个节日,但我始终热衷不起来。 想想这一年来,一眨眼就过去了,每天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方式,时间在来去匆匆的脚步中悄无声息。一个人走,有一些欢笑,一些悲伤;也有一些沉浮,一些沧桑。曾有过一段时日,觉得自己就像一叶浮萍,每天清晨醒来,尽管我知道自己的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但在人生似乎充满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实的因素中,内心总觉惶恐不安,不知道漂泊的灵魂该何处安放。 记得那天有些潮热,我忽然感觉无比的惆怅和荒凉。下班后我不想回家,骑车走出单位的门,径直去了城区的阳山公园,来到已是挂满青色果实的梨园。黄昏中,我的惆怅虽与风月无关,与金钱无关,也与权益无关,可我的心上,却长满了一片薄薄的草,它们让我烦乱。一支香烟后,我闻了闻黄昏下有些惨白的手指,有淡淡的烟草味。每天,它们在键盘上敲打跳跃出我的喜,我的忧,我的远远的盼望,我的近近的感伤。我需要拥有一个这样黄昏,与好好自己谈谈。 身处红尘,于我们来说,生命本源就是一泓平静的湖水,在经历了繁华、繁杂的撞击产生浮躁的涟漪后即是归处,更是经历喧嚣考验后的沉淀。相遇是一树花开,能够使人最感动的,不是一时的惊艳,更多的,是彼此心灵的懂得和灵魂的陪伴。爱,其实很简单,正是因为彼此心中有了一份期盼,才有灯火阑珊的望眼欲穿。一辈子真的很短,永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长,也并非我们想像中的那么远。不是我们绕不开某一座城市,而是这座城市里,有我们一辈子牵挂的人,只是,有时我们是远视眼,忽略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有时我们也都是近视眼,模糊了离我们最真实的情感。 “若你留下,我当你不会走; 若你离去,我当你不曾来。” 在你悄然融入生命的轮回里,你的乐观、坚强、容忍,智慧、原则、善良,燃烧成一帘幽梦中的姹紫嫣红,弥漫在四季次第缠绵的红尘深处,在我走丢的那个黄昏,雕刻出一张与光阴有染的铜版画,在生命历程中完整地保留下来。 人生是一场相逢,又是一场遗忘,来时半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我们,身可安在天地之间,谁不期待能有一双温暖的手相牵到永远。当你认为那缕宿命的尘烟散尽,在灵魂深处落脚穿透残梦的那一刻作出抉择时,一直担心:他是不是你命里的影,注定空等,你是不是不他心里的砂红,注定疼痛。 这一年,记忆与怀旧随这个冬天纷至沓来。在每个难忘的时光里,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看待和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工作之余,我习惯把人生的诸多思考用文字为平淡如水的日子平添情愫,以至于在办公室无限制的抽烟,多次不听同事们的好言相劝。突然得到七星关区民政局原来的同事“二娃”因脑梗塞离世的消息,除了伤痛、怀念而外,留给我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在短暂的生命中,我们,不妨好好对待每个我们爱着的人,还有那些爱着我们的每个人。 平安夜,谁会敲开谁的心门,在这个冬的深夜默默祈祷祝愿,等你灿烂期许的回眸,把那些指间划过的温柔精心珍藏?谁会是谁最后的守候,吟唱一个人的冬季恋歌,让超越生死、相知相惜的温暖与甜蜜在灵魂深处绽放?如果说,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那么,我们能将心踏实安放,便是心性最好的归处。在这样的行走中,愿时光清浅,许我安然。 关掉微信,拔通母亲电话,温馨、慈祥的声音从话筒的另一端传来:我已经睡了。 唯愿夜夜平安! [核稿:周文波 责编:郑珺红]